1.簡介
錨索,俗稱鋼絞線,由幾根高強度鋼絲組成,通過鉆孔穿過軟弱巖層或滑動面,把一端(錨桿)錨固在堅硬的巖層中(稱內錨頭),然后在另一個自由端(稱外錨頭)進行張拉,從而對巖層施加壓力,對不穩定巖體進行錨固的支護材料。錨索錨桿能充分發揮巖體的自承潛力,調節和提高巖土的自身強度和自穩能力,減輕支護結構的自重,節約工程材料,并能保證施工的安全與穩定,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。已經廣泛地應用于鐵路工程,公路邊坡工程以及水利工程等的滑坡治理、高邊坡支護中。
2.結構
錨索錨桿的結構一般由幅度錨頭、錨索體和外錨頭三部分共同組成。內錨頭又稱錨固段或錨根,是錨索錨固在巖體內提供預應力的根基,按其結構形式分為機械式和膠結式兩大類,膠結式又分為砂漿膠結和樹脂膠結兩類,砂漿式又分二次灌漿和一次灌漿式。外錨頭又稱外錨固段,是錨索借以提供張拉噸位和鎖定的部位,其種類有錨塞式、螺紋式、鋼筋混凝土圓柱體錨墩式、墩頭錨式和鋼構架式等;錨索體,是連結內外錨頭的構件,也是張拉力的承受者,通過對錨索體的張拉來提供預應力,錨索體由高強度鋼筋、鋼紋線或螺紋鋼筋構成。預應力錨索是一種較復雜的錨固工程,需要專門知識與經驗,施工監理人員,應具有更豐富理論和經驗。
3.規格
現有規格分為12.7,15.24, 17.8, 18.9, 21.6等,使用時需要有錨索張拉機具張拉。